膜分離過程是一個環保的分離過程,它是多學科交叉的高新技術,它在物理、化學和生物性質上可呈現出各種各樣的特性,具有較多的優勢。
與傳統的分離技術如蒸餾、吸附、吸收、萃取、深冷分離等相比,膜分離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1.高效的分離過程
它可以做到將相對分子量為幾千甚至幾百的物質進行分離(相應的顆粒大小為納米級)。
2.低能耗
因為大多數膜分離過程都不發生相的變化,相變化的潛熱是很大的。傳統的冷凍、萃取和閃蒸等分離過程是發生相的變化,通常能耗比較高。
3.接近室溫的工作溫度
多數膜分離過程的工作溫度在室溫附近,因而膜本身對熱過敏物質的處理就具有獨特的優勢。目前,尤其是在食品加工、醫藥工業、生物技術等領域有其獨特的推廣應用價值。
4.品質穩定性好
膜設備本身沒有運動的部件,工作溫度又在室溫附近,所以很少需要維護,可靠度很高。它的操作十分簡便,而且從設備開啟到得到產品的時間很短,可以在頻繁的啟、停下工作。相比傳統工藝可顯著縮短生產周期。
5.連續化操作
膜分離過程可實現連續化操作過程,滿足工業化生產的實際需要。
6.靈活性強
膜設備的規模和處理能力可變,易于工業逐級放大推廣應用。膜分離裝置可以直接插入已有的生產工藝中,易與其它分離過程結合,方便進行原有工藝改建和上下工藝整和。
7.純物理過程
膜分離是純物理過程,不會發生化學變化,更不需要外加物質,如助濾劑、化學試劑等。
在浸沒式雙管式陶瓷膜反應器中考察TS-1分子篩上H2O2氧化苯酚羥基化制苯二酚連續反應 的穩定性.研究發現,30 h連續反應過程中,苯二酚選擇性保持不變,苯酚轉化率逐漸下降.采用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結合元素組分分析的測試方法分析使用后的陶瓷膜上的污染物,發現 陶瓷膜上吸附少量TS-1催化劑,說明催化劑吸附是造成轉化率下降的原因之一.采用X線衍射,紫外可見反射光譜,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N2吸附-脫附以及 熱分析等測試方法分析反應前后的TS-1催化劑性質,結果表明:經過30 h的連續反應,TS-1分子篩的結晶度,MFI骨架結構和骨架中的鈦含量沒有顯著變化,而其比表面積和孔體積顯著降低,說明連續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副產 物沉積堵塞分子篩孔道造成TS-1催化劑失活,是導致反應轉化率下降的主要原因.